日照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牵引
推动“身后事”集成办、暖心办

发布日期: 2024- 11- 20 16: 07   信息来源:日照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

 

生老病死,人生大事身后事个人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环也是社会治理服务的关键一环。据统计,公民去世后,亲属可能需要办理户籍、社保、公积金、财产继承过户等各类注销、报停、待遇支付、变更登记事项30余件。为切实解决以往“身后事”递交材料多、迂回部门多、办理时间长等难点堵点,日照市聚力打造标准体系、创新电子证照、优化工作流程、强化数据共享,在全省率先实行32项“身后事”线上联办改革。改革后,减少提报材料33份,减少办理时长7天,实现《死亡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即时推送、待遇申领一表联办、个人证照实时注销、补贴待遇及时停发。截至目前,共推送死亡医学证明2.6万例。

一、聚力搭建平台,破解“载体之困”,实现信息推送“电子化”。坚持平台支撑、数据赋能,在省内率先搭建死亡信息登记系统,创新推出《死亡医学证明》电子证照,通过收集居民死亡信息并进行综合管理,打通身后服务“一件事”最前端,实现证明免丢失、数据实时报。一是以电子证照替代传统纸质证明。通过数据共享实时推送至业务办理部门,在移动端、PC端两种载体,通过UK、个人数字证书扫码、账号密码三种实名认证方式登录,工作人员可根据当时环境选择最便捷开具方式,目前,已经将5000余名医疗机构、公安等工作人员纳入开具范围,实现《死亡医学证明》开具“电子化”“零跑腿”。二是实时报送破解数据滞后。围绕解决死亡信息登记系统缺失、死因上报系统数据滞后、无法支持业务数据协同应用等问题,通过死亡信息登记系统,实时提供死因登记信息。电子证照生成后,群众可登录系统随时下载打印《死亡医学证明》,有效避免丢失、补办、手写不易辨别等问题。三是扩面采集杜绝信息遗漏。改变原先仅采集医疗机构死亡信息情况,通过身后服务“一件事”扩大死亡信息采集覆盖面,将在家中或养老机构死亡、非正常死亡等信息一并纳入统计,为研究人口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和进行人口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二、聚力流程再造,破解“效能难题”,实现事项办理“集成化”。聚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以事项办理“集成化”为导向,通过流程再造,不断优化再造服务流程。一是突出高频事项。逐项梳理线下办理身后事项,在全省个人全生命周期涉及的10个身后事项基础上,选取驾驶证注销、居民参保中断等16个主动办理事项,以及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一次性支付、企业离退休人员丧葬补助费申领等16项依申请事项,合并为32项“身后事”,建立相关场景清单,实现身后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二是简化办理流程。强化用户思维,对部门间所需的重复材料、可以相互印证的材料、冗余的要素进行梳理研究、合删并减,将所有身后涉及事项由逐项申请办理,变为同步并联推送办理,最大程度优化办理事项、缩短办理时限。三是精简填报材料。整合申请表单,删除重复项43项,信息共享16项,削减6项,将原需填报的115项要素优化为50项,群众只需在“爱山东·日照通”APP填写“1张表单,1套材料”,即可掌上申请办理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一次性支付、职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核准、企业离退休人员丧葬补助费申领等相关业务,让伤心事“宽心办”、身后事“暖心办”。

三、聚力信息共享,破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推送“实时化”。聚焦信息共享,强化数据关联,通过业务标准化建设,推动业务精准化办理。一是强化信息标准化建设。从群众视角出发,编制全市统一的工作规范和“零基础”标准化办事指南,逐步实现同一事项在全市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并组织试点推行,推动了业务由点扩面。进一步规范《死亡医学证明》填报内容,使用国家疾病编码(ICD-10),工作人员开具时直接选择对应疾病编码,确保填报无错误。二是强化数据实时共享。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数据共享,对接各层级18个业务系统,通过强化数据共享应用,解决系统改造提升难度大、数据无法互通共享的问题,通过事项并联办理,将《死亡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和部门所需的其他材料自动推送给各部门作为凭据,实现驾驶证注销、居民参保中断、社会保险待遇暂停拨付、失业保险金终止、残疾人证注销等事项及时停发,有效防止了资金流失、延迟注销等问题。

我市身后服务“一件事”联办改革以来,相关做法入选省级大数据创新应用“数字政府——政务服务类”典型场景名单。市民政局以《日照市首推死亡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实现32项身后事项集成办、极简办、全域办》为题,在省政府办公厅召开的全省政务服务工作业务专题培训会议作经验交流发言。山东政务信息专报刊发《日照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  推动32项“身后事”集成办理》,省政府领导作出批示肯定。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